------------------------------------------------------------------------------------------------------------------- 本篇文章是由【有錢人的電子報】特約專欄作家俊豪所撰寫, Hi~我是俊豪 心智將軍 Mind General, 熱愛以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心靈與心智的連結, 並在現實生活中,以實際可行的方式來體驗心智的力量。 我的目標是在10年協助全球至少100萬人,能夠以自身的力量,在一年內改善其生活條件, 獲取雙倍以上的收入,並使其願意幫助更多的人,總目標至少全球會有1,000萬人受惠。 透過這個專欄,我會跟你分享即使平凡的人都能透過「心智的力量」來達到富足, 希望協助你活出目標、活出熱情、活出全新的自己。 歡迎來信指教 satansu001@gmail.com ------------------------------------------------------------------------------------------------------------------- 前陣子讀到一本書《給畢業生的一句話》,裡面列舉了許多知名人士, 紛紛受到美國各大院校的邀請,為學校的應屆畢業生來場精彩的演講, 作為社會新鮮人踏進人生旅途另一階段的最棒禮物。
其中包含了邦 喬飛、歐普拉、索羅斯、喬 吉拉德還有巴菲特等數十位名人精彩演講的彙整, 這裡面讓我最為深思的,就是巴菲特的這段話: 「在座的年輕人,我跟你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果真的要講, 我們最大的差別在於,我醒來的時候可以做我喜愛的事情!」。
當時的我心裡想著:「廢話!巴菲特你這麼有錢,當然是想做什麼嘛都可以!」 經過了幾天的思考,正確地說,是經過閱讀他身邊的伙伴為巴菲特撰寫的書籍後, 我發現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的,事實上,他所要表達的是: 「親愛的孩子們,我從大學就知道我要做什麼,我一直往這方面(股票)前進, 而且我熱衷於此道,現在,我擅長而且喜愛我做的事情, 我可以一起床就做我愛的事情,只是剛好這些事情替我帶來很多附加效應(賺錢)!」。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這就是「本質上的差距!」, 我們常常只是為了賺錢,罔顧了自己真正的能力, 又或者想要把能力、天賦運用在賺錢上, 但往往卻是不太漂亮的收場, 我剛剛在巴菲特這段話最後的註解是「剛好這些事情太我帶來很多附加效應!」 我們常常本末倒置,忽略了真正該去做的事情!
那什麼是我們該真正去做的事情呢?或許你會這樣問。
其實我們真正想做的, 一、是賺錢, 二、發揮自己的能力, 三、讓身邊的人擁有更好的生活。 我們常常把「賺錢」跟「能力」分開, 因為我們習慣把「能力」用在自己有興趣的地方上, 但又侷限在「興趣養不活自己」的框框裡。有點矛盾吧,哈!
我記得我看過一句話非常棒: 「不是對這份工作你沒有熱情,而是你要在你的工作中找到熱情!」, 從我看到這句話到我現在領悟至少花一年的時間(沒錯,這句話是一年多前我看到的!)
「我一直在做我沒有熱情的工作」這是我這一年來的想法, 但我現在明白了,我並沒有試圖在我上一份工作找到熱情, 反而是不斷的逃避、逃避再逃避,用鬆懈的心態去對待那份工作!
一直到我進到房仲業之後,我發現,我過去的盲點: 「從沒有堅持到底過!」 「從沒有覺得這個工作是我這輩子唯一的志業!」 「從沒真的全心全意放在工作上,一鼓作氣!」 「我並沒有打從心底認為我可以在那份工作獲得我想要的!」
現在,我學別人的堅持到底、不離不棄! 我把工作當作我的志業! 我一心一意、全心全意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一鼓作氣! 我「一定要」從這份工作裡獲得我想要的!
心路歷程講完,還是要為各位複習一下今天的內容 (最近記性比較差一點,話講完都會忘記,哈哈!) 一、請你現在的工作上發揮你的熱情。 二、發揮你的熱情專注在你的能力上,他自然會為你帶來附加價值。 三、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堅持到底,就不會有成果。 如果沒有經過努力,而有點小成績,那也是只是幸運, 除非你這輩子一直都很幸運,不然千萬別太依靠運氣。 四、夢想不是靠「想」的,是靠「行動」做出來的。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不要再只是坐下來「想」, 趕快去做些事情吧,哪怕是一點點小事都好。 我相信有一天,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自豪地跟身邊的朋友、小孩如是說: 「我跟你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果真的要說, 我們最大的差別是,每天我起床後,我可以做我愛的事情!」
共勉!期望大家平安、順利、賺大錢、完成夢想!
俊豪 |
有錢人的電子報(Richman's E-News) > 2014年07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