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是由【有錢人的電子報】特約專欄作家Tina所撰寫, 職場專欄作家Tina自我介紹: 樂觀熱情的Tina,一個勇敢的人。經由分享、交流,持續用熱情感染周遭的朋友, 認真工作Together、認真生活Together!
歡迎寫信給予Tina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喔!
來信請寄到 tina@1richman.com -------------------------------------------------------------------------------------------------------------------------------------------- 新年快樂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謝謝你,傷害了我。傷害,本來就是人生常態;工作、愛情、親情、朋友。 悄悄告訴你,那些因傷害帶來的痛苦增加了每一個人的見識,讓我們成長。 無形中它雕塑了我們的生命刻痕,當有一天我們可以微笑地看著這些刻痕且不覺得它痛時, 我們已是不同的人了。」
這段在下班途中聽到的廣播,來自陳文茜的新書《微笑刻痕》,有點哀傷之感, 在一年之始,似乎不該有這般的心情... 從小媽媽就不時會叮嚀「要整理房間,培養好的習慣,長大後就能有好規矩」, 相信這是多數人對整理的經驗,也因此我一直保持這個習慣。 最近發現市面上出現了許多關於整理的暢銷書籍, 整理術不是一門新學問了,但「整理」這件事也能出書? 在好奇心驅使下翻閱了關於整理的書。 想想大部份的人在整理過了一段時間後很快就又回復原狀,幾乎沒有一個持續保持的方法, 這些書中最吸引人的是作者從整理中所摸索出的「心動整理術」, 除了能擺脫「整理不完」的夢魘,更能因此改變人生! 討論收納與整理的書,卻能讓你業績成長、成功瘦身、活出夢想、找到目標, 有點讓人難相信。 「整理」這件事真會使人上癮,剛進行了工作檔案的整理(請參閱 2月電子報), 接著就想把工作進度(工作日誌)也整理一下。
以前我都會隨身攜帶一本記事本,每年在年底會特別花時間找下一年度使用的記事本, 前後大概持續了10年,抽屜裡存放著這10年來用過的記事本; 有大大小小的尺寸、有活頁有裝訂式、記載方式有以日期記載、 有以事件主題紀錄、有以心智圖繪製、有以表格式紀錄, 林林總總試過不少的方法,為了找到更好的整理方法,我還會偷看別人的工作日誌寫法。
已持續10年記事的我,應該是經驗豐富,怎會還想要整理工作紀錄呢? 我發現「時間」是一個個的「空櫃子」...不知不覺地記了三個多月的日誌了,每天都詳細記錄幾點幾分做了什麼事情, 這兩天翻閱這些紀錄,對照下來很清楚的看到我每件事情花了多少時間, 也發現,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時間做,會有不同的效率, 舉例來說,我發現我常常在上午八點多開始寫報告,但到十一點多,才做了一點點; 而若從上午十點開始做,卻能快速完成。 又如,我上午做事的心情比較穩定,下午的心情則比較混亂。 好微妙的狀況,一直到最近看紀錄才發現,我要到十點才能進入效率的開端。 「熱情」是什麼?是動詞還是形容詞?「我有熱情嗎?」 有人認為熱情的表現就是忘掉時間,投入後無視其他東西的一種狀態; 也有人認為熱情是熱情洋溢、也可是安靜的信仰; 更有人覺得熱情事關存活的原始生命力。 就像有人願意放棄高薪只為了去拍攝電影、只為了一趟壯遊、 只為了學習烘烤出美味的糕點….等等。 熱情就像是一種會讓你悸動的Fu,把它擺在個人想做、喜歡做的事上, 就有無限希望直讓人願意捨棄一切只為達成目的。 忍讓,是我們一直被教導的美德,但在工作中忍耐真的會有好結果嗎? 我覺得應該做適當的調整,當工作衝突時要適度的反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 我發現在職場上真的是如此,或許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底下卻已暗潮洶湧, 若再加上小人搬弄是非,那可是會更加精采。 在某些狀況下若一再忍讓,只會縱容使其更加猖狂, 是該使用一些策略和技巧適時地加以反擊。 我曾看過一位職場達人把這些衝突稱為「讓自己不再膽小的磨刀石」...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心中有個聲音不斷的呼喊該休息一下了,就好像一個咒語, 聲聲召喚著身體裡旅行的基因,把剛完成的工作再整理一下,打包行李,出發! 「正確精準的完成工作,工作會做完一件少一件, 但不正確精準的做事,工作會越做越多,因為要花更大的精神去彌補錯誤。」 ...............................................................................《自慢》何飛鵬 那天,我要送五份禮物,分別給五位顧問,感謝他們協助專案完成, 原本能在20分鐘內一次完成的工作,我卻花了一小時而且來回跑了兩次, 也連帶影響了後面的會議,無法準時與會, 還得為自己的無法守時一再的道歉,整個下午的工作,雖極力處理進行還是呈現一團混亂。 我回想,為何一件小事的延遲竟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陳文茜說「她嫉妒李欣頻」。李欣頻,從19歲起就讓人為之驚豔的才女, 曾為誠品書店的御用文案,被譽為「文案女王」。 陳文茜之所以忌妒她的原因是:現年42歲的李欣頻,並未沉溺於能讓她名利雙收的廣告界裡。 目前以一邊旅行,一邊生活與工作的方式,每7年改變自己一次,努力讓自己不白活。 而陳文茜覺得自己像隻囚鳥,連生病都喬不出時間進醫院動手術。
多次看著陳文茜簡短的文字,觸發心底塵封已久的感覺-年輕時曾有的夢想, 這種感覺一上來,真是個對工作者的致命傷,因為大抵不會再太努力工作了。 細想我這10年來的工作歷程,雖然大環境變動不斷,但我大體上是順遂的, 為何內心還會覺得不開心的原因是我再也抓不到「工作的感覺」。 最近最夯的話題莫過於「加倍奉還的半澤直樹」, 這齣紅透台灣、日本的連續劇內容是敘述銀行課長半澤直樹如何面對職場的爾虞我詐, 用「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方式,在職場生存。 對於那些上屬將自己的過錯推諉給屬下承擔,看完之後血脈賁張激動久久不散! 11月,今年又將近尾聲!今年過得真快,一晃眼又到了成果驗收的時候了,有人滿面春風,有人愁容滿面, 更有人說今年忙了一整年卻都是在繞著圈子轉! 今年的我是哪一個狀況及心情呢? 在工作上的成果差強人意,該做的都完成了;在心情上我卻有滿滿的收獲。 因為我透過加強工作日誌的紀錄方式,增進了工作的效率;提升工作效率後多出的時間, 我用來運動、休閒,增進了身體健康及朋友間的交流; 有了體力及多了朋友間的互動交流,讓我想起了我的夢想,我想去完成它。 習慣會成自然,而我的壞習慣的造成,得從我把工作帶回家開始說起... 繼續閱讀... Tina 2013年11月號 |
有錢人的電子報(Richman's E-News) > 2013年1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