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是由【有錢人的電子報】特約專欄作家Sherman所撰寫, 理財專欄作家Sherman自我介紹:
我是正直有責任感,具備豐富投資經驗且有耐心和想法的Sherman 以投資追求生活與財富均衡是我的目標!
歡迎寫信給予Sherman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喔! 來信請寄到sherman@1richman.com -------------------------------------------------------------------------------------------------------------------------------------------- 現代奧運表面上標榜的是運動家精神、榮譽,但是骨子裡早已變成金錢推砌出來大型體育秀,從主辦國、國際奧會、各贊助企業、參賽國政府到運動選手在奧運都像是玩一場比運動更大型的金錢遊戲,既然是體育秀,其中轉播賽事有關的活動,包含授權以及收看比賽的設備(機上盒以及平板電腦)會是最大的贏家。而另外一方面,國際企業品牌形象透過比賽旁看版或媒體廣告則是長期受益者,最好的例子莫過於1988年漢城奧運的三星(samsung)。
難道說因為投資人也感染了奧運熱潮,用金錢參與了奧運了嗎?匯豐銀行的股票分析師羅瓦特(Douglas Rowat)分析1988年起奧運主辦國的股市表現,發現主辦奧運的國家,在奧運期間及結束後股市通常都會上漲。自1988年起,主辦奧運的12個國家,在比賽期間的大盤指數平均增加了0.9%;至於奧運結束一年後的表現更是驚人,平均上漲了14.8%。
sherman發現,這場金錢遊戲的贏家,從主辦國、國際奧會、各贊助企業、參賽國政府到運動選手的角度看來,贊助企業仍是長期最大受益者。其他如主辦國以及該國政府則盈虧不一。國際奧委會近幾次奧運透過轉播授權金而大致上都能夠海撈一票。但是在更早之前(1980年之前),國際奧委會大多數是賠錢的。
從主辦國的角度:歷史經驗顯示奧運主辦國都是以虧損作收,經濟學家稱為巴塞隆納效果(barcelona Effect)或是奧運魔咒(Olympic curse),主辦城市新建奧運設施以吸引遊客,提高觀光收入以彌補奧運赤字。事實證明,此效果對龐大奧運赤字只是杯水車薪,而雅典奧運留下的債務更讓主辦國希臘雪上加霜。而2012年奧運的英國倫敦,其預算在2005年時候為34億英鎊,到2007年3月時以提高2倍至93億英鎊,預計最後可能會超過100億英鎊。好在除了虧錢,奧運對主辦國還是有好處,如南韓在1981年申奧成功,當年至1988年漢城奧運為止,每年經濟成長率達12.4%,被譽為成功加入現代化行列,並且在奧運8年後加入有富國俱樂部之稱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DEC)。
從國際奧委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 IOC)角度看來:國際奧委會,這個號稱非營利組織在2008北京奧運也帶來30億美元的收入,真的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其中有超過半數是來自各國媒體的轉播權利金,4成是來自廠商贊助。sherman認為,隨著網路資訊以及科技的發展,觀看比賽越來越方便,透過高影像畫質也使得觀看比賽越來越逼真,將造成轉播權利金也節節高昇,使得奧委會獲利,但因現場觀眾人數有限,主辦國卻落得附帶旅遊飯店的經濟增值不多。其實如果主辦國都呈現虧損,國際奧委會勢必透過調整奧運比賽項目(如刪除棒球、女壘)以節省開支。眼看奧運主辦國拼命燒錢大玩金錢遊戲的模式目前越演越烈,這對奧運未來有弊無利,屆時全球負擔得起的主辦奧運的城市將寥寥無幾。
從贊助的企業角度看來:主辦奧運亦讓該國品牌躍居世界舞台,但是需要長期才能看出成效,最明顯例子1988南韓漢城奧運三星(samsung)及LG等成功打入國際形象。三星原本是幫忙做代工的工廠,但是利用該年奧運大量的外國遊客湧入南韓,三星也坦承世界開始從奧運的標誌旁認識了三星。三星贊助了約40%,但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而2008北京奧運12家贊助商多是財力雄厚的國際大企業如可口可樂(Coca Cola)、奇異(GE)、嬌生(johnson&johnson)、聯想、麥當勞、日本松下三星、VISA等。但是並無見到大陸的品牌,蠻符合還停留在代工的預期。但是大陸每天提供選手村700隻北京烤鴨,未來數年或許這道中國傳統美食會比中國製造的企業品牌更早打入世界。
另外,從歷史看來,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使得日本美津濃(Mizuno)、精工(seiko)、新力(sony)等品牌風行各國,如精工就打破瑞士歐米茄(Omega)之前17屆奧運壟斷比賽計時器的局面,當時東京奧運裁判手上都改戴精工錶讓精工知名度大增,1980年精工銷售量更躍居世界第一。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耐吉(nike)也展露頭腳,在奧運期間展開一系列推廣計畫,在全球各大都會摩天大樓懸掛巨幅戶外廣告,讓Nike知名度大增打破愛迪達(adidas)曾壟斷7成奧運選手服裝的獨大局面。 最後看看2012英國倫敦在奧運目前的的預備和籌辦階段。從倫敦打敗法國巴黎取得奧運的致勝關鍵在於:便利交通。奧運運動公園距離倫敦市中心只有7分鐘的路程,大眾交通工具每小時可以承載24萬人潮;不僅方便民眾,對各國選手也是高規格接待。位在倫敦東區的選手村,也是有史以來選手村床位最多的,選手村內高速網路服務,應有盡有。sherman估計倫敦在設計建築、可再生能源、先進大眾運輸基礎設施,以及高科技的資通訊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會讓人耳目一新。如上方一棟長得相當怪異的建築物,將會是奧運中最搶眼的焦點之一(參照網路資訊:這叫做阿賽洛米塔爾軌道(ArcelorMittal Orbit),總造價2890萬美元,由全球鋼鐵製造龍頭阿賽洛米塔爾公司出資2420萬美元並提供1400噸鋼鐵。鐵塔將立於奧運公園中,奧運體育場與「水上運動中心」之間。其造型蜿延曲折,形如水煙管的深紅色鐵塔,遠觀有如兩架摔落的巨型吊車扭曲成一堆。) sherman也認為這次倫敦奧運必然會推出各式各樣的奧運app。經過這一兩年行動裝置帶來的風潮,主辦單位必定會提供透過行動裝置,使得全世界的觀眾不論身在何地,都能賞比賽賽事直播等,這也讓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將首度參與比賽商機。同時,主辦單位也提供數位高畫質影像則透過機上盒或是數位電視,還有3D螢幕展示,讓所有觀眾可以任意挑選有空的時間欣賞賽事。整體說來,平板電腦的銷售量也將會提升,同時數位網路設備也會增添需求,預期帶動數位機上盒、數位電視品牌以及代工廠的出貨增溫。 |
有錢人的電子報(Richman's E-News) > 2012年03月號 >